首页 > 安全评价 > 知识 > 正文
对安全预评价工作现状的思考
www. 57365.com www.cchrcc.com    2012年11月29日    来源:
?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和管理对策建议,对该建设项目后续设计、施工和运行后的安全管理、监督提供技术性参考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和管理对策建议,对该建设项目后续设计、施工和运行后的安全管理、监督提供技术性参考。安全预评价是安全三同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技术保障,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自1997年原劳动部3号令正式实施以来,安全预评价工作进入了更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但是,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和新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安全预评价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安全预评价工作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安全预评价的重要作用 

  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是指建设项目(工程)的劳动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是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管理转变,从事后查处向预防为主、强化基础转变的一项行之有效的途径。安全预评价是安全评价中介机构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提出的安全生产防范措施是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进行评价,使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的安全设施更完善、更合理,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设计和施工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1、安全预评价是对可研报告中安全性的把关和深化。建设项目通常经过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现场施工、试生产、正式投产等几个阶段。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多数设计单位都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编写安全专篇(),但以往实践表明,有的专篇()的深度达不到要求,有的可研报告甚至没有专篇()。工程设计者往往只侧重于考虑生产过程实现的工艺性能和经济指标,如产品品种、产量、质量、效益等,设计单位通常也只配备与生产过程相对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不一定有安全方面的专业人员。而安全预评价者则更侧重于考虑劳动安全设施是否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能否确保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是对安全生产条件进行把关的专业单位,安全评价单位专门配备了经国家注册认证的安全专业的技术人员。两者把关出发点和力度大不相同。特别是在建设项目投资趋紧时,业主往往要求设计单位首先压缩安全生产投入。因此,如果没有进行安全预评价,设计单位直接进入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其劳动安全设施就有可能达不到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安全预评价是实施行政监督的一个重要程序。行政机关实施安全监督侧重于对建设单位是否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在实施行政监督过程中,由于行政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内容侧重于行政管理,技术上需要中介机构提供参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设计已成为一种技术性商品,设计单位的行为受雇主观点和利益影响,特别是一些雇主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时,设计就不一定能完全体现全民和社会效益。而预评价单位则是从安全生产角度入手,对设计单位是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进行设计作出鉴别评价,除了对雇主负责外还要对社会和生产安全性负责。它是行政机关实施安全生产行政监督的一个必要程序。尽管安全评价机构也是一种技术商品,也可能受经济利益影响,但参与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审查备案和综合管理则是行政机关对中介机构的一种监督。 

  3、从安全经济学理论讲,安全预评价工作是投资少收益大的一项措施。安全工作虽不能体现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其隐性效益是显著的。安全经济学上有一种理论,即安全效益金字塔关系:系统设计1分安全性=10倍制造安全性=1000倍应用安全性。从这个角度讲,工程设计阶段对安全设施的投入与事故发生后进行亡羊补牢式的整改的投入,两者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也就是说,在工程设计阶段的安全投入是最节省的安全投入。因此,通过安全预评价对同时设计工作进行把关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程序,而是具体体现预防为主的战略性措施。 

  4、预评价与"三同时"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管理模式。据了解,西方国家并没有由政府管理"三同时"这一制度。因为西方国家的管理模式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或者说是以结果为主要管理对象的。如果建设项目建成后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是不允许投产的。而我国目前还属于第三世界国家,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市场经济正处在逐步发展和完善的阶段,法制也尚未十分健全,一些项目由于"同时设计"把关不到位、建成投产后发现存在隐患,有时只好迁就通融、维持现状,或是从其他方面采取一些隔靴搔痒的"补救措施"。如某乳品厂曾建在传染病医院邻近;福州西区水厂露天的过滤池南侧2多处建起了高层的居民区,一旦有人往水里投毒,后果不堪设想,只好采取一些临时的"防范措施"等等。因此,在我国现有生产力水平和体制下,只有通过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的可研、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过程实施监督,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实现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的转变。如果没有进行对安全预评价和"三同时"的有效监管,那么生产安全事故和安全生产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将大幅度上升。

  二、当前安全预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1、安全预评价工作的法规需进一步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原劳动部3号令和10号令是原劳动部根据《劳动法》制定的与之相配套的国务院部门规章。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些规章已经不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一是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深入,一些行政职能已经进行了划转,如卫生职能已划转卫生部门,安全职能已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原来的各工业主管部门集中划归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原劳动部3号令、10号令中"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名词已不适应现在的情况。二是随着《行政许可法》于今年71日实施,原国务院部门规章继续实施的法律延续性亟待进一步明文确定。

  2、有些建设单位负责人安全预评价工作意识淡薄。据了解,目前进行安全预评价的项目基本上属于两种情况。一是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的、在可研或初设论证时由安全行政部门要求其进行安全预评价的项目;二是经过安全评价中介机构宣传后建设单位才做的项目。此外,不少建设项目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建设项目没有进行安全预评价。一些建设单位负责人为了节省投资或其他目的,还通过各种关系说情,以求得省略安全预评价这一重要的步骤。这足以说明一些建设单位负责人对劳动安全"三同时"工作意识的淡薄。

  3、安全预评价报告行政审批改为报备后的影响。国家安监局、国家煤监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有关工作的通知》(安监管技装字[2003]68)要求,建设项目(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评审交由具备能力的行业组织或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社会中介机构组织评审,实行专家评审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制度。但是,该文件中如何注册这样的中介机构、专家应具备什么条件等等问题,目前还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文件。预评价报告备案实行分级管理,对各省负责备案的预评价报告审查工作,国家局意见是根据各省具体情况自行决定。这一管理方式的改变,将可能因各种原因如由评价单位的内部人员、退休人员自审或评价机构之间相互"结盟"串审等而影响预评价报告的审查质量。

  4、安全评价中介机构对安全评价工作的影响。安全评价工作是一项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承担的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的有偿服务工作。目前,安全评价资质由国家安监局统一批准,未进行分级管理。许多企业反映,由于安全评价机构数量少,缺乏竞争机制,安全评价费用高,服务态度不好,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安全预评价工作。安全预评价报告行政审批改为专家评审报行政部门备案后,一些评价机构在报告评审工作中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搞隐性的业务联盟,不仅破坏了技术市场的秩序,也影响了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审查工作。

  三、进一步搞好安全预评价工作的思考

  1、有关安全预评价的法律法规应尽快修订完善。一是国家应从现有安全行政体制出发,结合新的安全生产形势,尽快制定可替代原劳动部3号令、10号令的国务院法规,使安全预评价工作的法律延续性体现得更加明确。二是尽快修订《福建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通过地方法规将以往开展"三同时"工作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法制化,使之体现依法执法的连续性。三是可以比照其他"三同时"行政部门的管理办法,如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做法,将安全预评价工作做为项目立项审批的依据;也可参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在可研阶段未提交安全预评价报告或安全预评价报告未经审查同意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予批准。四是将安全预评价工作做为企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前置。对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建设项目,从设计阶段就予以否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五是新出台的法规应对不按规定进行安全预评价的建设单位提出制约措施,以确保政令畅通。

  2、加强安全预评价工作的宣传培训。一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宣传材料、会议等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特别是劳动安全"三同时"工作的要求、程序等。二是经常举办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业务知识培训班,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素质。三是通过安全"三同时"的案例分析,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通过这些宣传、培训、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三同时"意识,增强用人单位从安全预评价开始开展安全"三同时"工作的自觉性。 3、建议国家安监局尽快制定安全预评价报告审查备案的可操作性文件。对负责预评价报告审查的社会中介机构应具备哪些相应资质条件、如何注册这样的中介机构等等问题予以进一步明确。通过制定更加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对安全预评价报告审查备案工作的原则性意见进行进一步细化和规范。

  4、加强安全评价中介机构管理。随着安全评价中介机构的增加和省外中介机构的进入,安全评价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加强安全评价中介机构管理迫在眉睫。一是要对中介机构资质实行登记、监管,防止中介机构在评价市场中无序竞争,扰乱技术市场。二是加强安全预评价报告审查备案监督管理,对行业组织或社会中介机构在组织安全预评价报告审查过程中的具体工作予以监督,确保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审查质量。三是建议国家局对中介机构资质实行分权管理。如对中介机构资质实行分级审批,甲级资质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评价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监局审核,报国家局审批,乙级资质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开展评价工作,由省级安监局审批,便于实行属地管理,使监管工作更加直接有效。

(责任编辑:寒戈)

 

责任编辑: 刘森
 相关链接